今天NEJM刊登了 2013年 美國 FDA 批准的新藥
adapted from NEJM : http://www.nejm.org.ezproxy.vghtc.gov.tw:2048/page/FDA-2013-NMEs#hematology-oncology
血液, 腫瘤的新藥 占了 8/27
接近 1/3 強...
可是 台灣的血液腫瘤科醫師
為什麼那麼難做 那麼淒涼 !!!
今天NEJM刊登了 2013年 美國 FDA 批准的新藥
adapted from NEJM : http://www.nejm.org.ezproxy.vghtc.gov.tw:2048/page/FDA-2013-NMEs#hematology-oncology
血液, 腫瘤的新藥 占了 8/27
接近 1/3 強...
可是 台灣的血液腫瘤科醫師
為什麼那麼難做 那麼淒涼 !!!
轉移性乳癌到底需不需要將原發乳房腫瘤切除??? (local regional therapy, LRT)
這個問題 困擾著腫瘤科醫師許久 過去的報告
有的說開乳房腫瘤有幫助 有的又說沒有幫助反而有害
然而這都是一些回顧性的報告 (retrospective report)
準確性當然沒有前瞻性的研究 (prospective study) 來的好
去年底的 聖安東尼奧乳癌研討會 (San Antonio Breast Cancer Symposium)
同時有兩個類似的研究 針對這個長久以來的疑問
試圖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個是印度的研究 一個是土耳其的研究
(1) 印度的研究認為:
將乳房的腫瘤切除雖可減少局部進展,但是遠處轉移的機會變高
整體來說 對整體存活反而還差一些
5Y OS: 20.5% (no LRT) vs. 19.2% (LRT)
(2) 土耳其的研究認為:
對整體存活而言 不論有無將乳房腫瘤切除 是沒有差別的
然而對於只有骨頭的轉移 (特別只有單一個骨頭的轉移)
將乳房腫瘤切除對存活是有幫助的
但是對於其他的狀況 尤其是長得快的腫瘤 或是有許多肝臟、肺臟轉移
這樣做是很危險的 甚至會降低存活率
結論 :
轉移性乳癌 不需要常規將原發乳房腫瘤切除
We should not perform local regional resection conventionally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這是一部 與乳癌相關的電影
描述 一個乳癌新藥 Trastuzuman (Herceptin 賀癌平) 研發過程的辛酸故事
Doctor Slamon 故事的主角 對於此藥物於研究過程中 所遭遇到的任何困難
包括醫學相關 (病人溝通、病人病情變化、病人情感依賴或是藥物依賴等等的問題)
非醫學相關 (經費、藥廠、家庭、朋友等)
都有深刻的描繪
史萊蒙醫師都盡力一一克服
讓人深深對醫師科學家致上最深的敬意
本身身為醫護一行 看起來特別有感覺
推薦大家 值得一看
我們知道 食道癌的病人 在診斷的時候可能因為太過虛弱
而無法進行開刀 或是病人不願意或拒絕開刀
這時候 可以採取的方法是 確定性化電療 (definite CCRT, chemoradiation)
這一期的 Lancet oncology 發表了 PRODIGE5/ACCORD17 研究
比較 FOLFOX (oxaliplatin, 5-FU, leucovorin) 與傳統的 PF (cisplatin, 5-FU) regimen
來看看第三代白金與第一代白金 PK 看看 !!
結果 :
(FROM: Lancet oncology Volume 15, Issue 3, March 2014, Pages 305–314)
1. 效果差不多 (不論反應率, 無病存活期, 整體存活期, 復發型態)
2. 副作用很不一樣 (oxaliplatin以神經病變為主, cisplatin以腎功能變差、掉髮為主)
結論 : 都可以用啦 ! 看不想要甚麼副作用 ! 但在台灣 oxaliplatin 要自費...
在2006年5月 人類的1號染色體分析完後
所有23條人類染色體已初步分析完成
人類基因組計劃 (Human Genome Project)這個跨國的計畫有了初步成果
近年來的NGS (next-generation sequence) 新一代的DNA序列分析
更是加速了基因的分析 也因此對於癌症病人的病變基因分析當然不成問題
這個月的 Lancet Oncology (2014 3月份)
法國的研究 (SAFIR01/UNICANCER) 針對轉移性乳癌
利用CGH(比較性基因體雜交法)以及傳統的DNA桑格測序(Sanger sequence)
直接分析病人的切片檢體
結果:
1. 46%的病人可以找到可以用藥的突變 (targetable genomic alternation)
2. 其中最常見的是PIK3CA突變 (如下圖)
(adapated from Lancet oncology Volume 15, Issue 3, March 2014, Pages 267–274)
3. 然而根據這方法來治療病人 其實response並不是太好 (9%有response; 21%穩定)
(adapated from Lancet oncology Volume 15, Issue 3, March 2014, Pages 267–274)
作者結論: 這種個人化醫療是可行的
個人感想: 又是個燒錢的研究 真正應用到病人應該還要一陣子...